一、中心概况: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昌大学江右哲学研究中心”于2002年11月正式成立,其前身是1984年9月成立的哲学研究所,本着复兴乡邦人文的宗旨,致力于发掘江西传统的哲学智慧和人文底蕴,营构当今江西人的人文精神,本中心作为一个科研平台,发挥学科交叉的优势,组织了一支有较高水平的科研队伍,经过三年的艰苦探索和深入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处于领先水平。在江右哲学研究领域,本中心主任杨柱才博士研究多年,在周敦颐研究、王安石儒学思想研究方面达到了很高水平,在《哲学门》、《国学研究》等著名刊物上发展学术长文3篇,2004年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专著《道学宗主——周敦颐哲学思想研究》。
江右哲学研究中心凝练了江右儒学、江右宗教、江右哲学与社会历史文化三个研究方向,三个方向的专兼职研究人员发表了高水平的学术论文73篇。本中心还完成了一批高质量的课题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可以说,本中心的江右哲学研究已经结出了丰硕成果。活跃学术交流,打造研究平台是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繁荣发展的动力,也是本中心的宗旨。
二、研究方向之一:江右儒学
江西古代儒学源远流长,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杰出代表,宋明时期尤为特出。就大的流派而言,有王安石为首的新学派,陆九渊创建的心学派及江右王学三大流派,儒学思想资源非常丰富。对江右儒学思想进行研究与疏理,既能繁荣江西地方特色文化,又有利于我们对中国儒学的整体理解与把握。三年来,本研究方向围绕着理论与实践两个主题,对江右儒学展开了系统研究,已取得了显著进展,发表和出版了一批优秀成果。
在理论上,本研究方向对宋明时期江西籍及寓居江西的重要哲学家、思想家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杨柱才教授2004年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专著《道学宗主——周敦颐哲学思想研究》,已得到国内权威专家认可:北京大学哲学系著名教授、国学大师汤一介先生、陈来先生为本书作序,并且给予了很高评价;出版后更是好评不断。应该说,此书是国内周敦颐研究的难得佳作。另外,他还参与承担了北京大学哲学系集体性国家基金项目“中国儒学史”的宋元卷的部分内容,独立主持了“理学在江西的传播”、“朱熹《太极通书解》研究”等省部级科研项目,分别在《中国哲学史》、《国学研究》、《哲学门》等国家权威与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其论文“李覯的礼论及其现实意义”在2003年获江西省第六次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詹世友教授以教化论哲学为基点,在中西哲学比较的理论视野中研究江右儒学,也取得了积极成果,三年间主持过或正在主持的项目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公共管理伦理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公共伦理学中正义与美德关系论”与省教育科学重点项目“中西古代道德教育比较研究”;在《中州学刊》、《孔孟月刊》、《社会科学》发表论文近十篇;其理论专著《道德教化与经济技术时代》在2003年获江西省第六届青年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中西古代道德教育比较研究”的系列论文在2004年获江西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论文“儒家的价值合理性学说”在2003年获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郑晓江教授的江右儒学研究也已颇为深入,三年来已在国家权威与核心期刊如《孔子研究》、《文史哲》上发表多篇理论文章。其他已出或将出的理论研究专著有方旭东的《尊德性与道问学——吴澄哲学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蔡仁厚的《王学流衍——江右王门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已签出版合同,即出)。
在实践上,本研究方向一方面利用江西地方资源,注重对人物的乡土调查与文献整理。如刘经富副教授对义宁陈氏家族,特别是陈三立、陈寅恪的生平和思想的研究,其乡土调查、佚文的搜集整理工作做得十分扎实,可以说,这是一个大有可为的研究领域。他在《读书》、《文史》等著名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考证翔实的研究论文,得到有关专家的高度评价,已有专著《义宁陈氏与庐山》(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出版;另一方面注重运用理论资源服务于江西建设,改造与重塑江西地方风貌。如郑晓江教授所主持的“南昌民俗民居调查研究”、“红谷滩赣文化长廊内涵设计”等横向课题已经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好评。
三、研究方向之二:江右宗教
宗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中长期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人类的精神、思想、文化、艺术和日常的社会生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历史上,江西是一块宗教文化资源特别丰富的土地。东晋慧远大师在江西开净土宗之源,禅宗六祖惠能诸弟子在江西建宗立派,推行禅宗“革新”。道教中的正一教在江西龙虎山流衍一千多年。本研究方向以江西境内宗教的发生、发展、演变状况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相结合、质的研究与量的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展开研究,三年来,已取得显著的成果。
为了积极开展与推广江右宗教研究,江右哲学研究中心三年来先后主办了两次全国性的宗教学术研讨会:即“全国欧阳竟无学术研讨会”(2003年11月于宜黄县召开,已有论文集《融通孔佛——一代佛学大师欧阳竟无》于2004年在宗教文化出版社结集出版)、“海峡两岸马祖道一与禅宗文化学术研讨会”(2004年11月于靖安宝峰寺召开)。
苏树华教授对江西禅宗的研究已结出丰硕的成果,先后有《洪州禅》(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译释》(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大话佛教智慧》(齐鲁书社,2005年)与《大话六祖坛经》(齐鲁书社,2005年)等理论专著出版。在研的课题有:《江西禅宗史》(教育部“十五”211子项目,2004-2007年)、《江西佛教文化研究》(江右哲学研究中心发布课题,2005-2008年);另外,李冬妮教授主持的课题《江西宗教研究》(国家教育振兴计划,2003-2006年)也正在顺利进展之中。
本研究方向在形成有地方特色宗教文化研究的同时,还注重与社会现实需要相结合,充分挖掘江西地方宗教文化资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郑晓江、杨雪骋教授主持的重大横向课题《三清山道教文化调查与研究》(2004-2007年),既对江西道教文化进行理论研究,又致力于挖掘三清山的文化旅游资源。同时,三年来,郑晓江、杨雪骋教授还与媒体合作,对江西境内历史上的佛教和道教祖庭、圣地进行了大量的宗教文化田野调查和思想考古工作,在《信息日报》、《江南都市报》、《寻根》杂志发表了十几篇考察论文,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本研究方向还以江西宗教研究为依托,开展了系统的人生哲学、生死哲学研究。这一研究特色的确立是建立在对宗教具有人类生命终极关怀的深刻智慧这一认识基础之上的。郑晓江教授的人生哲学与生死哲学研究已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先后在《中州学刊》、《孔子研究》等国家权威与核心期刊发表“论王船山的生死哲学”、“论周敦颐的人生哲学”等论文,被台湾大学、佛光大学、辅仁大学多次邀请赴台演讲,其系列论文《郑教授谈人生》在2004年获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四、研究方向之三:江右哲学与江右社会历史文化
哲学与社会历史文化具有密切的关联。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指导与影响着社会历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社会历史文化体现在现实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中,是物化了的哲学精神。本研究方向从江右哲学与江右社会历史文化的辩证关系出发,以江右哲学精神为指导,研究江右社会历史文化的具体形态与特征,同时反过来又运用这种对社会历史文化的具体形态与特征的认识来深化对江右哲学精神的理解。三年来,本研究方向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黄志繁博士结合理论研究与田野调查,对区域历史与文化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分别在《中国社会科学》、《史学月刊》、《史学理论研究》、《历史档案》等国家权威与核心刊物发表“地域社会变革与租佃关系”、“明代赣南的风水、科举与乡村社会‘士绅化’”、“历史人类学:读《走进历史田野》”、“清代芜湖关的设置及其管理体制的演变”等数十篇论文。已完成或正在主持的科研项目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赣闽粤边界的生态、族群与‘客家’文化”、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明清江西民俗教育研究”、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清至民国景德镇行帮组织与城市发展”及重大横向课题“定南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张芳霖教授对明清及民国时期江西社会经济形态与商会组织的研究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已在《历史档案》、《江西社会科学》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民国时期南昌商会组织的分化与重组——南昌商社档案研究”、“1930年代南昌商人与新生活运动——以南昌‘商人节’为中心”、“中国近代商人、商会组织研究的问题意识与阶段特点”、“清未江西创办商务总会考述”等多篇学术论文。正在主持的课题有:省社科规划项目“明清至民国南昌商人、商人组织与社会转型”、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民国时期南昌城市公共管理体系研究”。
邵鸿教授与宋三平教授致力于江西历史文化的理论研究与江西历史文化资料的收集整理,已取得积极成果。邵鸿教授已有理论专著《〈清实录〉江西有关资料辑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银雀山汉墓竹简校本〉之一〈六韬新译〉》(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出版,完成或正在主持的课题有:国家专项基金及省政府配套基金课题、南昌大学“十五”211重点建设学科赣学子项目“江西历史文化”、全国高校古委会课题“兵阴阳家研究”、重大横向课题“吉安县永和镇吉州窖文物保护与利用规划”,其论文“兵阴阳家与汉代军事”获2004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宋三平教授完成或正在主持的科研项目有:省社科规划项目“宋代编年体中江西资料辑录”、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宋会要辑稿》中江西资料辑录”,已取得积极进展。
|